寓言故事有:1、《揠苗助长》;2、《愚公移山》;3、《守株待兔》;4、《刻舟求剑》;5、《滥竽充数》;6、《亡羊补牢》;7、《画蛇添足》等。因为这些寓言故事,可以让小朋友在听故事之余,还明白不少的道理。
1、《揠苗助长》:讲述的是宋国有个人,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一点,于是他就把田里的禾苗一棵一棵往高地拔,累得满头大汗,回到家中,就对他的家人说:我帮田里的禾苗都长高了!他的家人一听急忙到田里去看禾苗,结果禾苗都枯萎死了。
2、《愚公移山》:传说古时候有个老人叫愚公,他的家门前有两座山挡住了他出行的路,于是愚公就决定将门前的这两座大山移走,他的邻居智叟嘲笑他的行为行为太傻,认为不可能,愚公却说:我死了有儿子,儿子死了还有孙子,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。这两座山可不会再增高了,凿去一点就少一点,终有一天要凿平的。最终,愚公的举动感动天帝,天帝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。
3、《守株待兔》:宋国有个农民,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。一天,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,扭断了脖子死了。于是,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,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。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,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。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,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。
4、《刻舟求剑》: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战国时期,楚国有个坐船渡江的人,不小心将自己的剑滑落到江中,而此人却急忙在船边刻上一个记号,说: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,所以我要在这刻上一个记号。船停了,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,结果他的剑没有寻找到。
5、《滥竽充数》: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不会吹竽的人混在会吹竽的队伍里,装模作样地凑数,竟然可以得到赏赐。
6、《亡羊补牢》:讲的是一个人丢了一只羊,晚上被狼吃掉了,而他没有修补羊圈,第二天又少了一只羊,修补完羊圈羊就再也不丢了。告诉我们犯了错误只要及时改正就为时不晚。
7、《画蛇添足》:讲的是楚国一家人画蛇比赛赢酒,其中一个人画完蛇,看别人都没画完,就给蛇画起了脚,最终输了。告诉我们做事情没有必要多此一举、画蛇添足,无中生有、虚构事实是有害无益的。
8、《郑人买履》》:从前有一个郑国人,想去买一双新鞋子,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,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。到了集市,却忘了带上尺码。挑好了鞋子,才发现:我忘了带尺码。就返回家中拿尺码。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,集市已经散了,他最终没有买到鞋子!有人问:你为什么不直接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?他回答说: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,也不相信自己的脚。
9、《农夫和蛇》:讲的是农夫救了路边一条冻僵的蛇,而蛇苏醒后反咬了农夫一口,农夫临死前才醒悟。做人要分得清善恶,坏人落难了不要心慈手软,否则帮助伪善的人有可能给自己招致祸患。
10、《自相矛盾》:讲的是楚国人卖矛和盾,称矛锋利无比,盾异常坚固,围观的人问用他卖的矛去戳盾能戳穿吗,商人无言以对。所说的道理就是前后言行不一,不能自圆其说。
11、《寒号鸟》:讲的是喜鹊劝寒号鸟做窝,寒号鸟拖延、懒惰没做窝,最终被冻死的故事。告诉我们要做长远打算,不能只看眼前利益。
12、《东郭先生和狼》:讲的是东郭先生用袋子救了一只被猎人射伤的狼,狼得救后忘恩负义要吃东郭先生,东郭先生最终被农夫所救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该不辨是非滥施同情心,要学会保护好自己。
严正申明:未经授权,转载请注明本站出处链接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,近日有不法分子严重侵犯本站权益,已走法律程序!

点击排行
- 2 排行
- 3 排行
- 4 排行
- 5 排行
- 6 排行
- 7 排行
- 8 排行
- 9 排行
- 10 排行